发布时间:2024-11-16 22:57:20 来源: sp20241116
飞针走线、丝丝入画,一幅精美的苏绣在姚建萍手下显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苏绣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姚建萍长期致力于苏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希望让非遗走向更广阔天地。
创立刺绣艺术馆、推进非遗进校园、培养苏绣艺人、推动苏绣走出国门……这些年,姚建萍一方面不断拓展苏绣的题材和技艺、形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促进优秀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当前传统手工艺产业规模较小,经营形态以个体工商户或者小作坊式业态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化发展,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均遇到瓶颈。
于是,她提出加快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建议,呼吁为传统手工艺提供更全面的产业建设发展指导政策。一方面,加强政策帮扶,推动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打开大众市场。另一方面,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保障工艺美术从业者稳定就业,提高从业者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从而形成传承的良性循环。
她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联合答复:将减轻传统手工艺企业税收负担,加强工艺美术人才支持,扶持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等。相关部门表示,将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工艺美术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吸引年轻人,是非遗传承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姚建萍的积极推动下,苏州大学成立了苏绣艺术研究院,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她建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纳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体系,推动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科学育才方面有明显优势,依托高校相关学科专业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体系,能吸引更多青年人。”姚建萍说。
“希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既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讲好中国故事,又提升产业经济规模,创造就业,为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姚建萍表示将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更好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5日 1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