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9:03:17 来源: sp20241130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记者:如何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吴汉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基层治理领域改革,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治理根基,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全面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省、市、县三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中央层面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省、市、县三级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党章明确,“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党支部工作条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作出相应规定。各地各部门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全面加强,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二是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中央层面印发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地各部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意见,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系统配套的基层治理制度体系,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是基层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现在,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持续减少,基层的资源保障、工作力量不断加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明显提升。大量社会组织、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参与基层治理、服务居民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地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运用于基层治理,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有效路径,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记者:如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吴汉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解决基层治理实际问题中逐步探索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具体来说,重点是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涉及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
二是坚持以自治激发活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协同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持续激发村(居)民自治活力。健全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规范化水平。
三是坚持以法治强基固本。加强乡镇(街道)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规范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是坚持以德治化风成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社区,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作用,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记者: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吴汉圣:全会《决定》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出重要部署。中央社会工作部在改革中应运而生,更应以改革的精神,全力以赴、不折不扣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我们将紧密结合职责,对照改革任务提出贯彻落实的举措,推进全会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具体来说,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着力在构建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工作效能。探索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评价机制,持续加强跟踪问效。
二是着力在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与有关部门一道,推动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探索建立村(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推广实践探索形成的有效做法,认真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举措,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巩固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成果,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下沉基层。
三是着力在充实基层治理力量上下功夫。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机制,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两企三新”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着力在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上下功夫。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精准掌握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地方推进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总结、发布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各地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人民日报 记者 吴储岐)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