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2:50:20 来源: sp20241122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随着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社会风尚。
《一路前行》作为一档环保公益纪实节目,在记录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的同时,也用“讲述—感染—行动”三层递进的方式诠释着生态保护宣传的“一站式”表达,引导观众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一路前行》选择以一种生活化的视角引入,用身边故事拉近传播上的距离,从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态保护的意义所在。例如环保行动者刘涛去超市进行生活塑料的观察,发现如果切换成“环保”的视角,那么,平日里会带来便捷的塑料包装盒、塑料袋、塑料玩具等物品,都变成了生态保护上的负担。环保行动者陈龙跟随科研人员一起在上海生活区内观察记录貉的行为,发现这种人们以为只有在动物园或者野外才能看到的动物,其实在居民区内就有着相当的数量。野生动物跟人类在城市共存的话题并不是镜花水月,而是每天都在切实发生。用源自身边的小视角,打开环保叙事的大视野,《一路前行》让观众不自觉地走入到生态保护的语境中。
同时,《一路前行》所呈现出的伴随式的纪录特点也让其更强烈地引发观众共情,不断让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环保行动者和镜头就如同观众的眼睛,带领观众见证了这片广袤大地的神圣与野性,也一路走进这里发生过的故事。面对到访的三位环保行动者,巡山员秋培扎西讲述了自己的家人如何在这个岗位上与盗猎分子作斗争的故事,影像资料里关于藏铃羊被剥皮的故事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同样,在年保玉则雪山测量雪线时,观众跟着环保行动者胡歌与节目组一路攀爬,一起经历突如其来的暴雨,一起面对悬崖峭壁进退维谷的困境……随着整个过程的深入其中,观众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环保工作者日复一日工作的艰辛。
生态保护工作不是空讲大道理,终归是要落于行动之上。在经过了观念的传达和情绪的引导之后,《一路前行》还用具体的体验感,让观众看到自己也能做出的努力。在可可西里,三位环保行动者放弃了跟随巡山队员进入无人区腹地进行巡护,而是选择在保护站做志愿者,在109公路沿线捡拾垃圾,用最基础但实际的志愿行动,带去帮助和改变。在昂赛,环保行动者体验了当地牧民的日常生活,跟着他们一起晾晒牛粪、挤牛奶,去山上维护红外摄像机等。在乌兰布和沙漠,环保行动者更是见证了农业人、林业人、牧业人各自应对荒漠化的办法,并跟随一线工作者们了解生态有机种植、绿肥固氮、土壤改良、学习草方格固沙法,深入了解到了我国防沙、治沙的先进技术和荒漠化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段段纪实呈现化解了不少我们生活中可能来自于想象所导致的误解,《一路前行》也用具象化的行动表现出了普通人在环保行动中的可行性,更给观众带去了改变的信心。
当然,为了真实纪录,该节目在呈现节奏上有时略有缓慢之感,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观众的收看体验。此外,在互动性和趣味性上也应再多些考量。毕竟,让观众被动地接受节目内容,无法真正参与到节目中去,观众的体验感会受到影响,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也会产生距离。由此也引发出,如何在满足快乐、交流的需求之上探索更多的社会性意义,正成为各类节目共同面临的行业答卷。
(责编:燕帅、曲源)